美國四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告於週二發布,顯示總體通脹放緩而核心指數停滯不前。報告中的許多組成部分都比預期疲弱,但美元基本上無視這些數據。歐元/美元貨幣對上升了幾十點,並維持在1.11區間,而美元指數則逐漸滑向101.00水平。
但這不僅僅是關於通脹報告的問題——事實是,市場對於暫時貿易休戰的熱情已經消退。最初的興奮已被 “宿醉” 所取代:即這種休戰僅僅是暫時的,實際的談判可能會拖延數月。在這種背景下,歐元/美元賣方迅速獲利回吐,實際上停止了下行趨勢。儘管CPI報告很重要,但它被前一天的事件所掩蓋。

儘管如此,這份報告不應被忽視,因為它反映了四月的通膨動態,當時「大規模關稅政策」已經生效。與部分分析人士的擔憂相反,至少在四月份並未出現通貨膨脹衝擊。許多經濟學家認為,特朗普關稅的影響會在稍後顯現,可能在五月,或者甚至是六月至七月。從市場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反應的低調情況來看,目前這種觀點占據主導地位。
以下是數據摘要:四月的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同比為2.3%,低於三月的2.4%,也低於市場預期。趨勢是重點:消費者物價指數已連續三個月穩步下降。相較之下,一月該指數曾達到3.0%,目前僅距離美聯儲的目標數值一步之遙。
核心通脹指數顯得更加頑強。剔除食品和能源後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同比持穩於2.8%,符合預期。
報告還顯示,食品價格的增長較三月份略微放緩(2.8%對比3.0%)。交通服務的增長也有所放緩(2.5%對比3.1%)。能源價格在四月下降了3.7%(汽油價格在三月份下跌9.8%之後幾乎下降了12%)。新車價格上漲0.3%,而二手車價格上漲1.5%。
這意味著什麼?
如果美國未曾發起這場關稅戰,消費者物價指數報告可能足以促使市場提前預期美聯儲將再次降息。然而,如前所述,主流觀點認為,如果這些關稅政策持續存在,那麼其負面效果將在今年夏天開始出現。
是的,美國與中國同意降低關稅115%,但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的30%關稅仍然有效,繼續對經濟構成壓力。該協議還不包括特朗普在三月引入的部門關稅或其第一任期的措施。此外,歐洲出口到美國的商品仍須繳納10%的關稅,汽車、鋁、鋼及其衍生物除外,這些商品的稅率為25%。即便與英國的事實上貿易協議也未能消除關稅——10%的稅率仍然存在。
因此,市場對美國未來幾個月通脹上升的擔憂是有道理的,這也解釋了市場對消費者物價指數報告反應冷淡的原因。
歐元/美元展望:
要恢復穩定的下行趨勢,歐元/美元空頭需要新的催化劑,比如有關即將舉行的美中談判的新細節(時間表、議程等)。目前市場處於信息真空狀態,雖然雙方已同意繼續談判,但尚未披露進一步細節。談判的開始已被市場提前消化,但歐元/美元需要新消息以維持向南的趨勢。信息缺乏給美元帶來壓力,讓買家有機會進行糾正,將價格回推至1.11區域。
只有空頭突破1.1120支撐位(即日線圖上的下方布林帶)並成功在此下方鞏固(即進入1.10區間),才建議出售歐元/美元。在那種情況下,接下來的空頭目標將是1.1050(四小時圖上的下方BB)和1.0920(日線圖上的上方Kumo雲邊界)。
如果談判陷入僵局且對細節的分歧出現,對美元的興趣可能會下降,因為對美國經濟滯脹的擔憂將重新成為焦點。因此,如果空頭在短期內未能攻破1.1120,考慮長倉頭寸可能是明智之舉,第一個目標是1.1230,此區域為日線圖上的Tenkan-sen和Kijun-sen線的匯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