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勞工統計局(BLS)計劃於10月24日,星期五,發布9月份的通脹報告。這將是在當前政府關閉期間,BLS計劃發布的唯一報告,這凸顯了其重要性——尤其是在聯邦儲備系統計劃於10月29日召開會議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更新的通脹數據,聯儲局為降息提供的任何理由可能會失去依據。

市場目前深信,聯邦儲備系統(Fed)將在年底前再降息兩次。因此,BLS(美國勞工統計局)決心防止市場失衡或圍繞這一重要數據的恐慌性反應。
然而,市場已處於高度不確定狀態。上週五,美國股票指數和加密貨幣市場大幅下跌,而黃金在週一恢復上漲,創下新的歷史高點。由於美中貿易戰重新升級,風險偏好大幅下降。
按照慣例,這次升級由特朗普發起——他宣布對所有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徵收100%的關稅。據總統稱,這一舉措是由於中國拒絕妥協並宣布對具有戰略重要性的稀土金屬實行更嚴格的出口管制所引發。
然而,中國的回應表現出毫無畏懼。官員指出,對美出口僅占中國總出口量的約10%,其中相當大一部分可以輕鬆轉向其他市場。
對於美國經濟前景,目前仍有幾種相互排斥的情境。一種情境表明,冷卻的勞動市場預示著在因關稅驅動的成本向消費者傳遞而引發的通脹下,經濟衰退即將到來。另一種情境則認為,美國經濟具有韌性,任何通脹都將是有限的,因為企業會接受減少盈利來吸收部分增加的成本,而來源於聯邦儲備系統的降息將為經濟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在可能的情況下,澄清一些情況是很重要的。比如,勞動市場數據的惡化主要歸因於政府激進的移民政策。目前大約每天有1500人被驅逐出境——每年約50萬人。美國人口增長事實上已停滯不前,勞動力供應快速減少。然而,失業率保持穩定——這不是由於需求下降,而是由於供應減少。
股票市場直到最近一直急劇上漲,這主要是由於對科技領域,尤其是人工智慧的爆炸性投資所推動。然而,這種增長集中在七家主要科技公司上,而在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其餘493家公司中幾乎沒有增長。
目前看來,標準普爾500指數持續上升至6970點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向6150點水平的修正更有可能發生。

儘管一切,我們認為在不確定性升高的環境下,美國美元仍保有基本的支持。支持這一結論的幾個因素包括:
- 歐元的走弱,部分原因是法國的政治危機
- 因選舉而疲軟的日圓
美國經濟距衰退仍有一段距離。如果特朗普和習近平本月稍晚在南韓的會議上無法達成共識,最可能的負面結果將是美國股市的大幅修正—而不是美元的崩潰。
特別是股票指數將會受到最嚴重的打擊,因為許多美國科技行業的硬件目前依賴進口,這與2000年代初網路熱潮時期的情況不同,當時大量的國內生產有助於吸收衝擊。
中國努力嚴格控制出口—尤其是稀土材料的出口—可能會削弱許多圍繞著人工智能驅動的經濟增長的樂觀情緒。